2020年,昆明眼科醫院聯合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舉辦“亮睛筑愛·童夢無憂”為主題的兒童疑難眼病公益救助活動。
到現在,昆明眼科醫院已為8位貧困患者免費進行白內障手術,救助總額已超20余萬元。
正如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創始人、希瑪眼科集團創始人林順潮教授所說的“幫助一個人視力,受惠的不只是一個人,他們家未來亦因此而改變。”來自貴州省威寧縣一個小偏僻小村的黃女士一家人就是此次活動的受益者。
6月對于孩子來說,是充滿期待的,因為6月的第1天就是兒童節,是屬于孩子的節日,五彩繽紛的氣球與彩帶、新奇的禮物、歡樂的氣氛......
而這些平常的事物,對于黃女士和她的4個小孩來說,是無法想象的美好,因為他們從一出生就患上了先天性白內障。
6月2日早上,威寧縣黃女士(32歲)要給自家的孩子進行視力評殘鑒定,步行五公里到威寧縣人民醫院眼科中心(2014年由廣東省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九三學社捐贈建立)進行鑒定。
(黃女士的兩個小孩)
經過檢查,確診黃女士與她的4個小孩均是先天性白內障(屬于遺傳性眼病),先天性白內障是指嬰幼兒在出生時已存在晶體部分或全部混濁。
與成人白內障不同的是,因為出生后的3-6個月是兒童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若此時不幸罹患白內障,無法獲得清晰的影像,影響視覺的發育,從而導致出現弱視,嚴重者還可能失明,影響一生。
對于程度嚴重的單純白內障(即不合并其他眼部疾病),目前改善其對視力發育的阻礙的有效方法是施行手術,將混濁的晶體摘除加上實時植入人工晶體,并輔以眼鏡矯正及視功能鍛煉等,通過及時治療,患兒的視力有望達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視力。
黃女士在得知全部接受治療,費用保守估計需要26萬元左右,就離開了醫院。一時間要拿出26萬,對一般家庭來說并非易事,更何況是這個沒有經濟能力,也無經濟來源,家中僅有一畝地,常年要靠政府貧困戶補貼勉強生存的家庭,顯然無力承擔這筆費用。
為了幫扶這個困難的家庭,九三學社、威寧亮睛點以及當地社區街道來到黃女士家中,與他們溝通了一個下午,告訴他們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與昆明眼科醫院開展的項目,還有以往的成功復明案例。
6月3日-4日,黃女士一家人終于來到昆明眼科醫院診治,由擅長各種復雜白內障手術的姚勇主任接診。
黃女士一家與工作人員來到昆明眼科醫院
經過多項檢查與診斷,姚勇主任表示,黃女士一家的患病情況比較復雜。首先,患者年齡都偏低,較大的是12歲,較小的只有1歲,先天性白內障手術本身難度就比較高。
因為兒童眼球尚處在發育階段,眼球較小,眼球的角膜及鞏膜組織尚未發育完全,眼球比較軟,傷口容易漏水,并且晶體的前囊組織纖彈性高,打開前囊時不易維持前囊開口的完整,要保留囊袋來放置人工晶體,難度較大。
此外,因為兒童無法配合手術,施行手術時需要進行全身麻醉,還需考慮麻醉風險。
其次,患者眼部條件較差,除了先天性白內障,還伴有眼球震顫、斜視以及多部位異常的癥狀,而這些都讓這次的手術難度加倍。
雖是如此,姚勇主任還是憑借過硬的技術與多年的臨床經驗,順利為黃女士一家5口完成手術,術后他們一家人的視力良好。
姚勇主任為黃女士一家進行手術
黃女士與丈夫看著孩子看到轉動的小風扇露出的笑容,他們也才露出難得的笑容。過后,黃女士在感謝信中寫道:“感謝昆明眼科醫院,感謝亮睛工程,給了我們一家人再次看見世界的機會,感謝昆明眼科醫院與亮睛工程對我們一家人的恩德。”
對他們一家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場“新生”,一方面,解決了困擾一家人的眼部問題,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擁有了自力更生的條件。
出院當天,黃女士一家與當地單位聯合為昆明眼科醫院及亮睛工程送上了六面錦旗,不僅是表達他們對昆明眼科醫院及亮睛工程的感激之情,更是對此項公益活動的認可與支持。
亮睛工程
“亮睛工程”是由連續四屆入選“世界眼科較具影響力人物100強”榜單、希瑪眼科集團創始人林順潮教授于2004年在香港發起,旨在中國發展可持續的防盲復明工程,并得到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亮睛工程”一直秉承“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在國內與各級政府、衛生部門及醫療機構合作,積極開展防盲扶貧工作,令生活在當地的貧困眼疾患者享有方便可及、優質有效、負擔得起的眼科服務。
2010年,在云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國家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云南亮睛行動”啟動,行動惠及20萬例白內障患者及家庭。
而后,設立“亮睛工程”昆明“一帶一路”扶貧辦公室,主要幫扶先天性白內障以及斜視兒童,通過眼科醫、教、研及技術等互聯共促的創新模式,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們也能享有高品質的眼健康!
昆明眼科醫院一直致力于幫助因貧困無法及時診治的白內障患者,以公益、大愛、無私為出發點,力求給更多貧困患者們帶來復明的希望,幫助他們正常的生活,讓更多的貧困患者真切享有“美好看得見”的眼健康權利。接下來,昆明眼科醫院還將不斷地為更多需要幫助的患兒提供幫助!
部分信息來自:廣東省亮睛工程慈善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