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大家不陌生,但對它的病癥知道得少之甚少。看到網上有不少小伙伴是在眼睛有輕微疼痛,休息一天后,情況沒有得到緩解;上網一查,零碎信息一湊,種種跡象表明自己的癥狀似乎與青光眼有些關系,不禁有一絲絲擔憂。
不過,這種擔憂并不足以受到小伙伴們的重視,因為還沒有明顯的青光眼癥狀,所以不必在意。這種想法陷入了青光眼的認識誤區,就有必要來了解青光眼有哪些誤區需要我們重新認識。
誤區一:眼疼=青光眼、眼睛沒有不舒服≠患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種慢性視神經病變,會造成不可逆的視野損害,較終致盲。可分為慢性青光眼和急性青光眼兩種類型,慢性青光眼在早期眼睛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一旦發現可能已是中晚期。做定期眼檢查,是發現慢性青光眼的途徑之一。
急性青光眼常見的有眼疼伴著同側頭疼、看物體出現彩虹光暈、視力急劇下降等癥狀。發病時,及時采用激光虹膜邊緣成形手術處理,可以降低眼壓,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將兩種青光眼類型和發病癥狀對比,說明了“眼疼=青光眼、眼睛沒有不舒服≠患青光眼”的認識是錯誤。
誤區二:眼壓高就一定是青光眼
大部分青光眼是眼壓升高引起的,但有部分患者眼壓不高甚至正常,同樣也會患上青光眼,而有的高眼壓者卻不沒有患上青光。所以,眼壓并不是診斷青光眼的單一標準。
誤區三:青光眼只是老年病
青光眼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的幾率就增大,導致老年人在青光眼疾病中患病率較高。此外,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近視、脾氣暴躁、飲食生活習慣不當等也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誤區四:不能徹底治療等于沒救了
青光眼的視神經遭受到破壞后,便是不可逆的。這就使得青光眼尚未有任何辦法治好,昆明眼科醫院目前采用藥物、激光、手術方式控制眼壓穩定,避免視力進一步遭受損傷。通過藥物、激光、手術治療,多數積極配合治療的患者都能將眼壓維持在穩定的狀態,視力也沒有繼續遭受到嚴重損傷。
所以,患上青光眼后,要有正確的認識和積極的治療態度。可以嘗試把青光眼當做每天必做的事情,像每天必須吃飯一樣,去照顧好眼睛。如果對病情仍感到困擾,主動與主治醫生交流,跟醫生像朋友一樣相處,不抗拒跟醫生接觸,同樣也有利于青光眼的治療。
以上四點是青光眼常見的誤區,如果懷疑自己有青光眼傾向一定不能忽略,要及時到正規眼科醫院做全面眼檢查,查明眼睛不適原因,針對性治療。青光眼是一個注重治療時機的眼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當心眼睛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