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留意過身邊人,就會發現不少人都愛做“瞇眼”這個動作,尤其是小孩子,看起來還會給人一種在思考人生的感覺。
瞇一瞇,看得?
相信很多人會瞇眼的原因,是遇到看東西模糊時,瞇一瞇眼睛,感覺眼前的景象就變得清晰了些。這種情況用“眼科學”的知識來解釋,就是:看東西時,外界的平行光線進入眼球,要經過角膜、晶狀體、玻璃體等一整套屈光系統的折射,準確落在視網膜上才能看清物體。
瞇眼時,眼瞼壓迫眼球,受到壓力刺激的睫狀肌纖維收縮,睫狀韌帶放松,使得晶狀體突起,增加了屈光力,光線就能聚焦到視網膜。另外,瞇眼也可讓眼瞼輪匝肌收縮,對角膜施加一定的壓力來改變角膜曲率,進而改變進入眼內的光線屈折度,增加聚焦效果。
如果從“小孔成像”的角度來說,眼睛瞇成一條縫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周邊光線的射入,去除掉多余的干擾,只留下部分聚焦到視網膜上的光線,所以就能看得清楚一些。
長期瞇眼,不良影響多
雖然瞇眼看清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只能起到暫時看清的作用。對于處在視力發育關鍵期的兒童青少年來說,瞇眼是調節性近視發展成真性近視的一大“幫兇”。眼外肌不斷壓迫角膜和鞏膜,容易讓眼球前后徑變長,久而久之也就可能出現真性近視。除此之外,經常瞇眼可能加快屈光度的變深速度,甚至導致角膜曲率不一致的散光。
成年人也不建議經常做瞇眼動作,容易加深魚尾紋。而且,眼輪匝肌和眼睫狀肌一直緊繃著,易引起和加劇眼睛酸脹、疲憊,嚴重者還可能有頭疼的感覺。
瞇眼也可能是眼病的“信號”
臨床中不乏數量眾多的病例,近視的孩子通過瞇眼獲得暫時性看清后,便沒有及時向家長反映。在沒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的情況下,家長也難以發現此刻孩子視力的變化。孩子總是瞇眼,除了可能是比較常見的近視外,也可能是間歇性外斜視。
間歇性外斜視的患兒,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征就是遇到強光時會習慣性地瞇起眼睛。
視力正常、且沒有瞇眼習慣的人,如果一段時間內眼睛總是忍不住想要瞇起來,則需謹防一些可能會出現的眼病。
通常,眼表環境過于干澀時,會通過瞇眼減少暴露在空氣中的面積,以降低淚液蒸發的速度,而眼睛干澀可能與過度用眼、眼睛發炎、感染、干眼癥等多種因素有關。
所以,家長們可以多留意自家孩子是否存在瞇眼的習慣,以初步判斷眼睛的健康情況,較好是定期帶孩子到眼科做檢查。成年人要是突然出現總想瞇眼的情形,也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